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充實基層養老服務體系,不僅綜合成本相對較低,而且能起到良好效果
不久前,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加大制度創新、政策供給、財政投入力度,健全完善老齡工作體系,強化基層力量配備,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、養老服務體系、健康支撐體系。公共圖書館作為國家向社會免費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,理應發揮更大作用,成為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。
老年群體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服務對象之一。為他們提供周到的閱讀服務,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責任和義務。我國公共圖書館法明確規定,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考慮老年人、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,積極創造條件,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、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。在服務老年群體方面,公共圖書館具有多方面優勢。比如,公共圖書館對服務對象的年齡、身體條件等沒有太多限制,免費服務也讓很多老年讀者免除了經濟方面的顧慮。公共圖書館還因其公共文化服務的特別屬性,必須時刻保持安全、衛生、整潔、有序的館內環境,這對老年群體來說尤為重要。如今,公共圖書館越來越重視建立應急機制,當老年讀者在館內出現身體不適時,及時、高效做出反應、給予幫助,最大程度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安全。南京圖書館安排專門經費,為所有進館老年讀者購買意外傷害險,讓廣大老年讀者安全閱讀、安全在館,多年來受到好評。類似服務創新正在各地公共圖書館不斷涌現。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充實基層養老服務體系,不僅綜合成本相對較低,而且能起到良好效果。
如今,越來越多老年人在老有所養的基礎上,更多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樂。推進高質量養老服務,公共圖書館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閱讀具有延緩衰老的健腦作用,而公共圖書館海量、多元的文化資源,能夠為各類老年群體的閱讀瀏覽需要提供有效服務。對于愛好研究的老年讀者而言,公共圖書館更是提供了難得的文獻池。如今,各地公共圖書館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,創意迭出。南京圖書館較早推出陶風采讀者薦購書業務,讀者可以直接從合作書店將需要的書帶回家閱讀使用,最后將書直接還到館里即可,實現不求為讀者所有、但求為讀者所用的服務宗旨。對于包括老年讀者在內的廣大讀者而言,這無疑是務實高效的暖心之舉。
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,推進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、美術館、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和數字化發展。公共圖書館為了讓老年群體共享時代紅利,推出有針對性的適老化服務。比如,不少公共圖書館在全面施行網上預約服務的同時,專門為老年群體保留了電話預約渠道和線下預約窗口;有的公共圖書館允許老年人賬戶與其子女賬戶綁定,子女可以幫助老人進行各種線上操作。南京圖書館還專門組織了多期面向老年讀者群的網絡使用公益培訓,老年讀者或其子女點擊微信公眾號上的遠程借閱,就能讓圖書免費郵寄到家,滿足居家閱讀需求。
面向未來,如何更好發揮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,助力構建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,還需要我們深入研究、繼續探索。隨著各項養老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,公共圖書館一定能夠匯聚更廣泛的基層資源和力量,促進老年人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、安享幸福晚年。
本文標題:公共圖書館適老化服務大有可為
本文出處:http://www.818894.cn/news/news-zhengce/14783.html
本站聲明:本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為主,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。